原标题:图文:荆门孝子义养残疾老人30余年 入选“中国网事·感动2018”网络人物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:严富荣把养母抱出来晒太阳 楚天都市报记者高伟通讯员熊东东李蔚 “只要不嫌我穷,就一起过吧。”为了这句承诺,荆门市漳河镇关庙村的严富荣30多年来悉心照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“妈”。4月22日,由新华社主办的“中国网事·感动2018”一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揭晓,60岁的“荆门孝子”严富荣从全国33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。 严富荣出生在襄阳保康山区,小时候家里人多,家境比较贫困,有时吃不上饭。同村的严克秀、李敬葵夫妇无儿无女,很喜欢严富荣。每次路过老人家门口,李敬葵就会拉着他的手,往书包里塞进一把炕土豆、蒸红薯,有时还给零花钱。先天残疾的李敬葵常年坐在轮椅上,严富荣经常帮他们家干点农活和家务。 1970年,严克秀、李敬葵夫妇开始资助严富荣上学。12岁的严富荣很感动,对他们说,长大以后要为他们养老送终。 后来,李敬葵觉得严富荣人品好、心善、脾气又好,就恳求和他一起过日子。 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。21岁那年,严富荣还没成家,上有父母,下有4个妹妹。他看到李敬葵夫妇无依无靠,就正式应承下来,认他们为干爹干妈:“只要不嫌我穷,就一起过吧。”从此开始漫长的赡养之路。 1985年,已结婚生女的严富荣,准备带老婆孩子离开保康山区,迁到200公里外的荆门漳河镇关庙村3组定居,他委托同村好友照料两位老人。李敬葵听说后,拉着严富荣的手泣不成声:“我们想和你一起去荆门。”严富荣脑海浮现那句承诺,决定带上两老去荆门,把尚能自理的父母暂留老家。1990年,严富荣的父亲去世,他把母亲也接到身边。2004年,严克秀老人离开人世。从此,严富荣就带着两个“妈”一起生活。 4月24日,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漳河镇关庙村采访,见到了皮肤黝黑、双手长满老茧的严富荣。“妈,今天天气好,晒太阳去。”严富荣把李敬葵从床上扶起,帮她穿上碎花布衣裳。老人右脚严重变形,帮她穿鞋时,严富荣小心翼翼。一双大手托住老人瘦小的身体,老人的头紧靠在严富荣的手臂上。 “我不尽死孝,只尽活孝。”30多年来,严富荣为了照料家里的老人,在农村种田,每年挣下的钱只能维持现状。“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给老人做百岁大寿。”严富荣说,老人百岁生日那天,要请镇里最好的乐队,把场面搞得热热闹闹,让老人乐呵乐呵! 李敬葵老人说:“现在有很多亲生的都不养,我吃得饱,穿得暖,知足了!” |